教會事工專題:崇拜系列之程序篇 21AM10344
普舊新歷婦
生活/使命系列
講師: | 蔡好香博士 筲箕灣潮語浸信會崇拜顧問傳道,播道神學院崇拜學客座教授 道學碩士,崇拜學博士 MDiv, DWS, Borchert Scholar |
對象: | 本科既屬「信徒神學課程」學科,亦屬「婦女神學課程」科目,可供已註冊此證書課程的同學修讀學分或旁聽。婦神同學必須使用『印刷版』報名表申請,並於報名表上選擇「婦女神學課程」一欄。 |
日期: | 26/1 至 16/3 周二晚上〔8堂〕
* 因應疫情改為Zoom網上實時授課 (14/12更新) |
時間: | 7:30~9:40pm |
地點: | 延伸部學習平台 |
學費: | $840 |
課本: | 卓俐著。劉凝慧譯。《建構崇拜:平衡聖經與文化的設計藍圖》。香港:浸信會出版社,2017。 |
學分: | 兩學分科目 |
本科出席要求: | 6堂或以上 |
報名: | 下載報名表 或 網上報名 |
本科截止報名日期:2021年1月15日
內容:
崇拜為何要有程序?每一程序都不能少嗎?先後次序可以改動嗎?作為崇拜的主領,我們該如何理解所屬教會的崇拜傳統和程序,帶領會眾按着次序行動,在上帝面前履行敬拜職分?崇拜程序是為了神人相交而存在,我們如何把程序建基於聖經真理之上,帶領會眾在上帝的臨在中聚集,聆聽祂對我們說話,在聖餐禮中向祂感恩,然後奉差遣在世界中宣揚神的福音?
課題包括:
^TOP
(1) 崇拜程序的聖經原則
(2) 崇拜各程序的聖經基礎和涵義
(3) 傳統崇拜、現代敬拜模式及混合模式的程序探究
(4) 如何編排聚集(詩歌敬拜)的元素和有效帶領
(5) 聖道(讀經及講道)的目的和實踐
(6) 聖餐禮的目的和元素
(7) 回應的目的、元素和有效帶領
(8) 差遣的目的、編排和有效帶領
(9) 如何讓會眾投入神人對話